首页 明末1625 下章
第四章 回到山寨
 马车离了鹤山镇,开始向着长滩湖红崖子山的方向前进。本来郑晓路想安排厂子里派个马车将郑佳忻直接送回成都,但看了看郑佳忻现在黯然的心情,又不愿意让她一个人独处,便只好将她继续带在身边。

 马车慢慢接近红崖子山,皂莺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农田才收割过,里面还堆扎着稻杆儿。田边上建着一排整整齐齐的矮房。起码有几十户人家的房子,竟然是建在一起并排着的。

 “这里的农舍真有趣,怎么几十家人的房子建在一起?”皂莺奇道:“我以前见到的农村,每一家人的房子相隔都很远的啊。”

 “我来看看!”郑晓路仔细看了看这些矮房,然后笑道:“这些房子是新建的,时间不到一年,看来这些房子,也是我郑家的产业了。年初我派人接引了陕西成县、略县和徽县的灾民来四川,顺便吩咐了一下王小满要好好接待他们,给他们安排一些田地,想来这些房子就是用来安置陕西的灾民的。”

 郑晓路猜得不错,这片田地以前是土豪里长耕的产业,在月圆之夜的战役之后,这些田地全部被郑家买了,当郑晓路还在陕西打着糊涂仗的时候,先一步送回四川的数千老弱,就被王小满和郝孟旋安顿在了红崖子山上的山寨里住了下来,每一个人分派了良田和耕具,成为了郑家的廉价劳动力,山上田地毕竟有限,就有一部份人被安排到了山脚下,散放在原先里长耕的田地里。

 这些从陕西迁移过来的灾民,对物质的要求非常之低,只要能吃饭,什么也愿意干,而且非常勤奋,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产业是属于郑家的,还以为是山顶上的“王家”的产业,因此更加以为自己的大当家是白水王二。这个美丽的误会,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解得开了。

 在贫瘠的陕西黄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的农民们,来到了四川这块美地,看着肥沃的长滩湖边的黑土地,这些农民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这一年里有如上了发条一般辛勤地劳作,秋收之后,他们将种出来的粮食毫无藏私地上缴给了山顶上的“王家”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不过“王家”也并不亏待他们,不但保证他们一三餐,还发给丰厚的工钱。这种奇怪的雇佣种田方式,与以往的收地租方式大不相同,但陕西移民们没有表示半点的不满,反而觉得这种方式更好。

 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按田地多少上地租太容易受到天灾影响,比如这次陕西旱灾,地主是旱涝包收,雇农们却要吃足苦头。反而像“王家”这种给工钱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全部上,反倒是由地主承担天灾的风险,这种雇农方式,使雇农更加有生活保证。

 郑晓路的马车经过那一排房屋前,只见屋前站了一些人,正在说话,仔细一看,却是大梁带着几个部众,正在看望自己的陕西乡亲,原来这一排矮房里住的正是成县的灾民,是大梁部众的家眷。

 大梁是第一批进入四川的,所以比皂莺早到了数天,这些天谭宏带着他安排了他的部众,又安排他的部众与家眷见面,与皂莺一样,大梁也被“王家”的繁容和富裕震惊了,这使得他更加感觉到自己跟了白水王二是个正确的决定。

 郑晓路招呼大梁也上了车,一起向山寨驶去。大梁也是第一次见到郑晓路的容貌,不有些奇怪,问道:“大王,我听说你在白水聚众时,已经是壮年了啊,咋现在变成了一个年轻人了。”

 早晚也得让大梁知道自己不是白水王二,郑晓路已有思想准备,便将自己是川西郑氏的事详细地说了一番,其实他自己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白水王二,一直只是以阎王来称呼自己,别人会错了意那可不管他的事。大梁这才明白一直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过他跟着郑晓路转战陕西半年多,早已深知郑晓路的能耐,因此倒不在乎他是不是白水王二,反正自己的大王是个有本事的,值得依托的大王,那就行了,管他是谁来着。

 “以后就不能叫我大王啦,得叫我东家。”郑晓路笑道:“我们郑家在四川可是良民,造反这种事,还是悄悄的做比较好。”大梁点了点头。

 马车到了红崖子山口,众人下了马车,前面就是山路了,马车不能再上去,这山路可不好走,当初郝孟旋爬上去还了一会儿气,郑佳忻娇滴滴的,如何爬得上去?郑晓路不有点担心地看了她几眼。

 皂莺见郑晓路眼色为难,便走过去扶住郑佳忻道:“我扶姐姐上山,走吧。”

 众人走了一段,来到去年月圆之夜里长耕的乡勇和官兵战过的地方,刀砍斧凿的痕迹还可以在山石上看到。

 “这里不久前发生过战?”皂莺奇道。

 “没错,官兵和一群土匪在这里打了一架,好不热闹。”郑晓路笑道:“不过那个土匪不是我。”

 上了山顶,郑佳忻虽然有皂莺扶着,还是走得气吁吁,只见山寨门口一堆心腹排开一排,正在恭恭敬敬等着郑晓路的归来。张逸尘、谭宏、杨帆、王小满、郝孟旋、闵家兄弟…队伍末端猛地跳出一个红衣人影,对着郑晓路飞奔而来,边跑边大叫道:“你这无赖,怎么回来得这么慢,别的人都比你先到好些天,害我好等。”

 众人一起失笑,原来这人正是郑佳怡,她一身红衣,还是那般阳光灿烂的样子。原来第一批的谭宏和大梁回川之后,杨帆就通知了她说少爷快回来了,郑佳怡就从成都来到红崖子山寨,天天守候在山寨门口等着自己的男人回来,不料左等右等,什么人都等回来了,就是不见自己的男人。此时终于见到郑晓路回来,她心中激动,双目已是含泪,但个性使然,温柔话语是不会说的,一开口就是责骂,但是骂语中满是喜意,却哪里瞒得了别人。

 郑佳怡一头钻进郑晓路怀里,却见她身后还跟着跑出来了一个蓝衣身影,那就是向兰索了,向兰索是土家女孩,奔放热情原本远超汉家小姐,但是郑佳怡这个小辣椒却比土家女孩的动作还要快,向兰索来晚一步,没有怀抱可以钻了,只好站在对面,笑嘻嘻地道:“相公回来啦,阿妹好想你…”“哈哈,回到四川真是好啊!”郑晓路伸出双手,一只手抱住一个,放声大笑。

 郑佳怡一眼看到了后面的皂莺和郑佳忻,她也没细想是怎么回事,赶紧胡乱问道:“咦,好美的妹子,这位妹子是谁呀?大姐,你怎么回来了?找到姐夫了吗?咦,你心情不太好吗?没找到姐夫吗?姐夫死了?”不愧小辣椒,一堆问题扔出来,她说话速度比脑子转得快,第一个问题才问出来,不等别人回答,立即又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依次问了出来,直到问了找没找到姐夫,才看到大姐表情不对劲,猜测多半是没找到,于是问题立即变了个九十度。

 “这事,回头慢慢再说吧,这山寨门口这么多人,你问个啥!”郑晓路一把拽过郑佳怡,向着山寨里面就走。一众心腹赶紧跟上,杨帆立即凑近郑晓路身边,开始汇报郑晓路去了陕西这一年里,四川的产业发展情况。

 这一年里郑氏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加工业的发展上,各个县城都建立了加工厂,用以消化四川益增长的经济作物,甘蔗被用来榨糖、棉花用来织布、鱼可以制成鱼干片、可以做成脯…吃不完的粮食也经过加工,变得利于保存,然后通过长江航道,拼命地倾销出去。

 郑氏与少数民族土司的关系已经非常良好了,苗族、藏族、壮族、土家族…四川境内这些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因为得到了郑氏的帮助,民族手工业飞速地发展,以前这些少数民族因为聚居地比较偏僻,与世隔绝,所以大多穷得叮当响,现在有了郑氏的帮助,全部都富裕了起来,少数民族的人们表现感情的方式比汉族人更加热烈和奔放,因此郑家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的尊敬比在汉族的地盘上更加深重一些。

 因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改善,养马的牧场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川西阿坝州的若尔盖黑河牧场原本是藏族人聚居放牧的地方,藏人在这里放牧牦牛和绵羊。当杨帆派去的人在那里寻找可以牧养建昌马的草场时,立即得到了当地藏人的热情接待。当地藏人听说郑氏要养马,立即自告奋勇帮忙选定了一块水草丰美的宝地。

 杨帆没花什么力气,就在那里建起了养马场,为了感谢当地的藏人,郑氏向他们大量收购牛角羊角,以及骨头皮革,这些东西对于当地藏人来说还不如一口铁锅实用,但对于郑氏来说,这些东西运到成都,就可以加工变成精美的牛角梳、羊角梳、皮衣、骨粉…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于是郑氏与藏人闹了个皆大欢喜,一边是卖出了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换成了钱,另一边则是增加了生产资源的入手渠道,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加工业规横。  m.vLixS.cOM
上章 明末1625 下章